《论语》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数量众多,以下为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核心成语及出处:
一、核心成语
不亦乐乎
出自《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意思是“不也是一件乐事吗?”常用于形容对某种活动或学问的浓厚兴趣。
温故知新
同样出自《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指通过复习旧知识获得新理解,强调知识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三十而立
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指人到三十岁应确立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逝者如斯
出自《论语·子罕》:“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一去不复返。”
常用于感慨时光流逝,劝诫珍惜当下。
择善而从
源自《论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善而从之。”
强调以德行为准则,选择好的事物或行为方式学习。
匹夫不可夺志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弘乎?死而后已。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夫子喟然叹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弘乎?死而后已。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意为“普通男子汉不可被强夺志向”,体现儒家对气节和信念的坚守。
二、其他重要成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子夏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强调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见贤思齐
源自《论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指看到贤能之人就想着向其看齐,反之则自我反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核心思想之一,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出“黄金法则”,主张推己及人。
三、补充说明
《论语》中成语多与教育、修身相关,如“温故知新”强调学习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倡导谦逊态度,“学而时习之”突出实践的重要性。这些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