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善救失”的出处、原文及译文,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出处与原文
“长善救失”出自《礼记·学记》,具体文段为:
>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二、译文与解析
核心句意 教育者需了解学生的四种学习偏差,通过发扬优点、纠正不足实现教育目标。其中“长善救失”指通过培养学生的优势来弥补其缺陷。
具体解释
或失则多: 指学习贪多而囫囵吞枣,需通过引导深入理解;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指学习态度轻浮,需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刻苦精神;
或失则止:指遇到困难退缩,需通过鼓励坚持克服。
三、相关教育意义
因材施教:教师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调整教学策略,如对贪多者提供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畏难者设计渐进式任务;
心理引导: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将“浅尝辄止”转化为“深入探究”。
四、总结
“长善救失”是教育哲学中的经典命题,强调教育者应具备的智慧:既要有广博知识,更要有敏锐洞察力,通过激发学生潜能实现教育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