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见利忘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 lì wàng yì”。它指的是见到有利可图就忘记道义,形容人为了私利而不顾正义和道义。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成语用法:
“见利忘义”是主谓式结构,可以用作谓语或定语,含有贬义。
成语示例:
1. 我们常常对社会上的见利忘义之人义愤填膺,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2. 夏侯渊不像其他那些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人,他视死如归,赤胆忠心。
3. 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丧失民族气节的败类,常常以敌为友,甚而认贼作父。
4. 现在的人大部分心胸很狭窄,见利忘义。
5. 他一向见利忘义,贪污、收贿样样都来。
成语辨析:
“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事”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利令智昏”偏重于“智昏”,即头脑发昏的意思;而“见利忘义”偏重于“忘义”,即忘掉道义。
建议:
在使用“见利忘义”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它的贬义色彩,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私利而不顾一切、失去理智和行为准则的人。在使用时,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背景,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和有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