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具体包括: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强调党是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提出“立根铸魂、领航掌舵”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强调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唯一正确道路”,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体系自信、文化自信。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宪法是根本大法,提出“宪法至上”理论,将宪法实施纳入行动纲领。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强调国家治理需遵循法治原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包含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格局。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构建“三位一体”法治格局,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协同发展。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提出“立法科学化、执法规范化、司法公正化、守法全民化”的工作总目标。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强调领导干部需以身作则,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强调法治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结合时代特征,走出符合实际的法治道路。
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
提出法治建设需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法治建设。
这些原则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