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兔的成语故事,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守株待兔(成语典故与寓意)
故事内容:
宋国有农夫因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便放弃耕作,守株待兔。结果田地荒废,最终一无所获。
寓意:
比喻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二、兔死狐悲(成语典故与寓意)
故事内容:
兔子和狐狸结盟共抗猎人,兔子被射杀后,狐狸因失去盟友而悲哭。后勾践卧薪尝胆复仇成功后,以剑赠文种并让其自杀,文种悔恨交加。
寓意:
比喻因同类死亡而感到悲伤,或因利害相关联而同甘共苦。
三、兔起鹘落(成语典故与寓意)
故事内容: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中,鹘(鹰类猛禽)见兔起而飞扑,比喻动作敏捷。后用以形容反应迅速或文章流畅。
寓意:
形容动作或反应极为迅速,常用于褒义语境。
四、狡兔三窟(成语典故与寓意)
故事内容:
孟尝君的门客冯谖为救主人,三次运用智谋为其营造退路,后助其脱困。后比喻藏匿退避或准备多套方案。
寓意:
强调事先准备多份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兔角牛翼(成语典故与寓意)
故事内容:
比喻事物不合常理或能力不足。虽无直接故事,但成语源于神话传说。
寓意:
常用于形容计划或想法不切实际。
六、兔葵燕麦(成语典故与寓意)
故事内容:
兔葵燕麦指四季常青之物,后用以比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寓意:
象征忠诚与坚毅品质。
补充说明: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是典型的寓言故事;
兔死狐悲与越王勾践复仇故事关联,体现忠诚与因果报应;
兔起鹘落源自苏轼作品,现多用于形容艺术创作或行动敏捷。
以上成语故事均蕴含深刻哲理,既包含对侥幸心理的批判(守株待兔),也体现忠诚与智慧(兔死狐悲、狡兔三窟)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