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21年的最新规定,综合相关条款及政策文件,主要更新内容如下:
一、劳动合同范围扩展
适用主体扩大 将“其他组织”定义为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依法登记的单位。
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明确电子劳动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需满足真实、完整、不可篡改等要求。
二、劳动合同订立与履行
基本原则
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规章制度制定
用人单位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
三、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用人单位过错情形
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支付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损害权益等。
特殊情形下的即时解除权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劳动,或违章指挥危及安全时,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
经济补偿标准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1年按1年,不满6个月按0.5个月。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标准支付且年限不超过12年。
四、其他重要更新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
用人单位自用工满1年未签合同的,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双倍工资计算
用工超过1个月未签合同的,从第2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长不超过11个月。
法律文书的电子化
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需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五、劳动者权益保护
争议解决机制: 建议劳动者通过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仲裁时效为1年。 法律咨询建议
以上内容综合了2021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