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赏析:
春望 - 杜甫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春天眺望祖国山河时的深情。诗中,“国破山河在”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城春草木深”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后两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此诗以古原上的草为媒介,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情。诗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友情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咏柳 - 贺知章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风姿,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诗人将春风比喻为“剪刀”,巧妙地描绘了柳叶的细长和柔软,给人以美的享受。
渡荆门送别 - 李白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离开故乡时的作品,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而“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次北固山下 - 王湾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
静夜思 - 李白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通过“疑是地上霜”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和季节的寒冷,烘托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
望天门山 - 李白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诗中描绘了天门山的雄伟景色和长江的壮丽,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慨。
将进酒 - 李白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赏析: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通过酒来表达对自由和快乐的追求,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登金陵凤凰台 - 李白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又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丙辰中秋- 苏轼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