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代《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原文: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译文: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佛像上刮金箔,无中生有。甚至到鹌鹑喉囊找豌豆、鹭鸶腿上劈肉、蚊子肚里刮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特色:以夸张手法揭露贪欲无度的恶行,语言犀利且具画面感。
二、元代《梧叶儿·嘲贪汉》
原文: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
译文:将一粒米穿针吃、一文钱剪碎花,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对待子女如燕子筑巢般辛劳,却对钱财如苍蝇般嗜好,最终只能画饼充饥。
特色:通过对比手法,批判只知贪图小利而忽略家庭本义的行为。
三、孟子《孟子·尽心上》
原文: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译文:杨朱主张为私利而牺牲天下利益,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特色:以哲学辩论形式,批判极端自私的价值观。
四、其他相关作品
《论语》:
虽未直接讽刺吝啬,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隐含对狭隘性格的批判。
《荀子》:
在《富国》中提到“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从反面说明过度吝啬的后果。
总结
这些诗词通过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深刻揭示了吝啬行为的荒诞性和社会危害。元代《醉太平》和《梧叶儿》因直白讽刺贪欲而尤为突出,孟子的哲学思想则从伦理高度进行批判。阅读时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注意辨别佚名作品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