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和“垂头丧气”是两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它们分别描述了不同的情感状态和行为表现。
无动于衷
意思: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也指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形容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提到:“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垂头丧气
意思:形容因遭受挫折、失败或不如意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具体表现为低着头,精神不振,常用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低落。
出处:唐代韩愈的《送穷文》中有“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之句。
用法:作谓语、状语。
建议:
在使用这两个成语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来表达相应的情感或态度。例如,“垂头丧气”更适合用于描述因失败或挫折导致的精神状态低落,而“无动于衷”则适用于描述对某件事情毫不关心、漠不关心的态度。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