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谐音古诗
《题竹枝》
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谐音为“道是无情却有情”。
《井底点灯》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谐音为“玲珑骰子安嘱咐,入骨相思知不知”。
二、谐音歇后语
经典歇后语
-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周未
-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道是无晴却有晴
-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趣味歇后语
-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 弄堂里跑马——题(蹄)
-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三、谐音对联
经典谐音对联
- 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 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
-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现代谐音对联
- 新上任知县买竹竿,师爷听成“猪肝”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四、谐音笑话
经典谐音笑话
- 地主误听“无稽(鸡)之谈”为“见机(鸡)而作”
- 外国朋友误问“睡觉”价格,被指“节目”
趣味谐音笑话
- 卖鱼与卖枣争执“鱼啦,鱼啦”与“糟啦,糟啦”
- 外国女孩学吃油条,被反复指导“蘸着吃”
五、谐音字谜
经典字谜
- 丰收在望——稿(谐音“高”)
- 啄木鸟——枭(谐音“孝”)
趣味字谜
- 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谐音“默许”)
- 三十一或二十七,写字留下一个撇——七(谐音“齐”)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诗、歇后语、对联及笑话的谐音形式,既有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又包含现代语言的创意。通过谐音的巧妙运用,这些例子展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语言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