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燕歌行》之所以具有近代特色,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全景式的创作手法:
高适的《燕歌行》采用了全景式的创作手法,通过一个有志青年参军和作战的全部经历,系统地表达了所见所闻、所思所盼。诗中不仅描绘了战场环境、战斗的激烈程度及敌我双方的势均力敌,还涉及了天子、校尉、单于、战士、美人、少妇等不同人物角色,形成了一个立体、全面的艺术画面。这种写法在边塞诗中较为少见,体现了高适对创作技巧的驾驭能力。
内容的丰富性:
高适的《燕歌行》内容丰富,不仅写了征战之苦、谴责军中苦乐不均,还表现了战士为国御敌的艰辛。这种对边塞将士生活的全面描绘,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感。
艺术形式的创新:
高适在《燕歌行》中采用了四句换韵、律句对仗、音节酣畅的形式,充满了金戈铁马之声。这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使得诗歌在音韵和节奏上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主题的现实主义:
高适的《燕歌行》揭示了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的问题,导致了战事的失利。这种对战争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具有了近代诗歌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适的《燕歌行》之所以具有近代特色,是因为它在创作手法、内容、艺术形式和主题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使得诗歌在表现边塞将士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