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行修养的名言,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修养理念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黄石公主张通过细微的言行体现高尚品德,强调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提出通过内心的宁静和节俭的生活方式培养品德,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鄙"
林逋认为品德高尚者应保持谦逊,财富丰厚者易显骄矜,强调品德的超越性。
二、行为准则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以"小善积大德"的视角劝诫世人,强调行为积累的重要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孟子倡导通过对比反思提升自我,体现"自省"在道德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陶行知强调道德认知与行为自律的统一,主张通过克制欲望实现人格完善。
三、品德境界
"大行若无事,大言若无物"
王阳明提出"心学"理念,认为真正的道德境界是自然流露,无需刻意彰显。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曹操指出品德是才能的统帅,才能是品德的辅助,二者相辅相成。
四、实践智慧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培根强调习惯对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影响,主张通过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荀子主张坚守道德本心,抵御外界物质诱惑,体现"性善论"思想。
这些名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德行修养的路径与境界,既包含个人内在修心,也涉及外在行为规范,共同构成传统道德哲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