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对联的平仄规律是汉语对联创作的核心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格式与平仄交替
句内平仄交替 每个句子内部平仄需交替出现,形成节奏感。五言联常见格式为:
- 平平平仄仄(如“青山有幸埋忠骨”)
- 仄仄仄平平(如“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下联平仄相对
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相反。例如:
- 上联:青山(平平)对白铁(仄仄)
- 下联:有幸(仄仄)对无辜(平平)
二、特殊规则与注意事项
平仄分布规律
- 五言联: 通常采用“二二一”结构,奇数位置(第1、3、5字)平仄可灵活处理,偶数位置(第2、4字)必须平仄相对 - 七言联
句脚平仄要求 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如“海”对“江”)。若尾字为平声,则需通过调整其他字实现平仄平衡
避免禁忌
- 三平尾/三仄尾: 单句末三个字不能全为平声或仄声 - 孤平
三、实际应用示例
五言对联:
上联:春风送暖花先动
下联:秋雨滋阴叶自鸣
(平仄:上联“平平仄仄平”,下联“仄仄平平平”)
七言对联:
上联:燕子来时新社雨
下联:梨花落后清明时
(平仄: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变体与创新
现代对联在严格格律基础上有所放宽,但核心规则仍被遵循。例如,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等原则比平仄更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