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教育家
孔子 - 《论语》:记录其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出学思行统一的教学原则。
- 《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系统论述教学方法。
孟子
- 《孟子》:性善论的代表作,主张教育在于保持和培养人性中的善端。
荀子
- 《荀子》:性恶论者,强调通过教化改变人性,提出“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
蔡元培
- 《蔡元培教育文选》:主张废除封建教育宗旨,提出四育并举(德、智、体、美)的教育体系。
陶行知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出“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晏阳初
- 《四大教育》:主张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四大领域,提出“三大方式”(学校、社会、家庭)。
陈鹤琴
- 《活教育》:倡导教育与生活结合,强调“做中学”的实践理念。
二、外国教育家
苏格拉底
- 《理想国》:提出“美德即知识”观点,主张通过问答法(产婆术)培养道德。
柏拉图
- 《理想国》: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王,主张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
- 《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主张和谐教育。
洛克
- 《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强调教育塑造思想,主张绅士教育。
夸美纽斯
- 《大教学论》: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奠定近代教育学基础。
赫尔巴特
- 《普通教育学》:提出“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和四阶段教学理论。
福禄贝尔
- 《人的教育》:关注儿童发展本质,主张游戏化教育。
斯宾塞
- 《教育论》:倡导科学教育与实用知识,强调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杜威
- 《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主张五步探究教学法。
怀特海
- 《教育的本质》:反对知识灌输,强调激发学生自我发展。
三、其他重要人物
康德: 《康德论教育》(节选),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理性发展。 凯洛夫
以上人物及其著作覆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思想,既有理论奠基,也有实践创新,共同推动教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