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平与主要作品
一、生平概况
出生与祖籍 李白出生于701年2月28日(或7月28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其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另有说法称其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早年经历
自幼聪颖,5岁诵六甲,15岁好剑术,作赋凌云。少年时期游历四方,结交名士,积累创作素材。
仕途生涯
- 第一次入仕: 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推荐入长安,任翰林供奉,但因性格桀骜与权贵不合,仅3个月便弃官。 - 第二次入仕
主要活动与影响 - 以游历见长,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创作了大量传世诗篇。
- 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开创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巅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主要作品
山水田园诗
- 《望庐山瀑布》:描绘庐山壮丽景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早发白帝城》:表现遇赦后的轻松心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边塞与历史题材
- 《蜀道难》:以夸张手法写蜀道艰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将进酒》:借酒消愁,展现人生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抒情与哲理诗
- 《静夜思》: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神话世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其他经典
- 《行路难》:抒发仕途挫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梁甫吟》:借古讽今,批判时弊。
三、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风格: 以奇思妙想、夸张手法著称,如《蜀道难》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语言创新
文化融合:吸收民间文艺、神话传说及乐府民歌,形成独特艺术风貌。
四、历史地位
被韩愈评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唐代文宗御封“三绝”: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
对后世影响:开创了豪放诗派,推动宋词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