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讲文明懂礼貌的小故事和诗歌,以下是精选内容整理:
一、小故事
孔融让梨 四岁孔融在分梨时,主动选择最小的梨,理由是“年纪小先拿,大的留给哥哥;弟弟更小,应留给弟弟”。父亲赞其懂事,成为教育子女的经典案例。
程门立雪
宋代学者杨时、游酢为求学,冒雪在程颐门前等待,直至程颐醒来。体现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列宁让路
列宁在楼梯遇女工端水,主动让步并邀请她先走,展现谦逊与礼貌。
孟母三迁
孟母为孟子营造良好环境,曾三次搬家,避免其接触不良影响,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霍克道歉
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因商场争执不当言论,公开向老人道歉,体现领导者的责任与文明素养。
二、诗歌
《文明礼仪歌谣》
- 同学间要讲礼貌,问候语要记牢:
"您"字常挂嘴边,"早安"声声相邀,
相互问候情谊绕,校园氛围更美好"。
《乘车礼仪歌》
- 公共场所守秩序,文明乘车显风度:
"上下车排好队,购票准备零钱备,
车厢内轻声细语,老人孩子优先护"。
《孔融让梨》诗
- 四岁孔融展智慧,分梨之道传千古:
"年幼先拿最小梨,哥哥弟弟皆称奇,
传统美德今犹在,孔融精神永铭记"。
三、经典引用
曾子《退席》: "夫子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强调自我约束与礼仪规范。 《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是个人品德与社会关系的基础。
这些故事和诗歌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既有传统美德传承,也包含现代社会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