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途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rì mù tú qióng]。这个成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字面意思 :天色已晚,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也比喻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引申意思:
形容处境极其困难,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常用于比喻走投无路、束手无策,或者力竭计穷、接近死亡。
成语出处
屈原的故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朝政腐败被贬谪,最终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人处境极其艰难,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杜甫的诗:唐代诗人杜甫在《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中提到:“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司马迁的《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也有“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的句子。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解放大军渡江后,反动派已面临日暮途穷的境地。
匪徒们真是日暮途穷,矛盾百出。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