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该成语比喻在技艺或知识领域有专长的人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微不足道的技能或见解,常带有贬义。
二、成语来源
典故出处 源自唐代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班”指鲁班,“郢”指匠石,两人均为古代木匠大师)。
相关传说
另有传说称楚国匠石以斧法闻名,曾与鲁班齐名。柳宗元以此典故比喻即使技艺高超,仍需在真正行家面前保持谦逊。
三、用法与语境
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 例如“他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显得非常尴尬。”。 感情色彩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弄巧成拙、不自量力、班师回朝(后比喻失败而归)。
反义词:虚心求教、洗耳恭听、知难而退。
五、示例
贬义用法:
“他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却还在同行面前班门弄斧,实在不成熟。”
自谦用法:
“这部作品还有许多不足,真是在班门弄斧,感谢专家们的指正。”
综上,“班门弄斧”通过典故和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在专业领域需保持谦逊的态度。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