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其成就主要体现在边塞诗的开创性贡献和现实主义风格上。以下是关于他的称谓及代表作品的综合介绍:
一、主要称谓
诗圣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以雄浑悲壮的风格著称,被后人尊为“诗圣”。
边塞诗人代表
与岑参齐名,与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以描写边疆风光和战事见长。
高常侍
官职为刑部侍郎,后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是唐代唯一被封侯的诗人。
二、代表作品分类及名篇
边塞诗
- 《燕歌行》:以雄浑笔触描绘战场惨烈,被誉为“边塞诗的鼻祖”。
- 《蓟门行五首》:通过边塞生活展现将士豪情与家国情怀。
- 《塞上》: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闻名,开创边塞诗新境界。
反映民生疾苦
- 《东平路中遇大水》:揭露官府腐败与民生困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讽时伤乱
- 《古歌行》:批判时政腐败,展现底层人民疾苦。
咏怀诗
- 《别董大》:以豁达笔触送别友人,成为传诵名篇。
三、艺术特色
风格: 雄浑悲壮,语言质朴凝练,善用夸张、对比手法营造苍凉意境。 影响
高适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承载着盛唐气象与民族精神,其作品至今仍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