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
孟浩然《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以翠绿树林环抱村落,展现田园生机。
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
描绘夏日树荫浓密,楼台倒影于池塘的静谧景象。
欧阳修《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通过"秀"与"繁阴"表现树木繁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二、宋代
苏轼《赠元绂》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以松柏喻坚贞,侧面烘托其茂盛特性。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落落"形容松树高大挺拔,"蒙蒙"描绘草木茂盛。
三、汉代
《诗经·小雅·斯干》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以苞竹喻松茂,直接表达茂盛意象。
汉·刘向《说苑·谈丛》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通过松柏常青对比其他草木,强调其生命力旺盛。
四、其他经典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梨花喻雪景,展现树木覆盖的壮阔。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虽为柳树,但"万条"突出枝条繁茂。
以上诗句均通过不同意象和修辞手法,生动刻画了树木的茂盛形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