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管理是教育部为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具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作业管理
严控作业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阶段不超纲,高中阶段不越界。
优化作业设计:
鼓励分层布置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性任务。
强化课后服务:
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科普、文体、阅读等活动,不得用于讲授新课。
二、睡眠管理
作息规范:
小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午休90分钟,确保每天10小时睡眠。
家校协同:
家长需监督学生按时就寝,学校通过病号监测等手段保障睡眠质量。
三、手机管理
禁止带入校园:
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特殊情况需经申请并统一保管。
应急需求处理:
通过设立手机保管室、指定联系电话等方式满足学生应急通话需求。
四、读物管理
净化阅读环境:
选用正规书店读物,禁止使用盗版或不良内容书籍。
阅读兴趣培养:
开展阅读活动,推荐经典读物,建立家庭亲子阅读机制。
五、体质管理
体育活动保障:
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健康监测: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质测试并反馈结果。
总结
五项管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规范作业、保障睡眠、严控手机、优化读物、强化体质等措施,旨在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