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懂就要问”这一名言的出处,存在不同说法,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文献记载进行区分:
孙中山的版本
孙中山在《不懂就问》一文中明确提到:“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这句话出自他少年时期因质疑塾师而引发的师生冲突,体现了他勤奋好学、勇于质疑的精神。
荀子的原话
实际上,“不能则学,不知则问”是荀子《荀子·劝学》中的原句,强调“知”与“行”的结合,意为“不会就学,不懂就问”。
孔子的关联思想
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强调谦虚好学的态度,但并未直接说出“不懂就要问”。
总结
“不懂就要问”这一表述更广泛传播时,常与孙中山的《不懂就问》故事结合使用,但严格来说,其思想源头可追溯至荀子的教育理念。两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求知精神的倡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