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是一句富含哲理的古训,其含义和出处可综合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行远自迩 源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意思是君子追求远大目标时,必须从脚下的小路起步;攀登高峰需从低处开始。引申为做事要循序渐进,从基础做起,逐步积累。
笃行不怠
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强调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必须通过“笃行”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且要持之以恒、不畏倦怠。
二、整体意义
知行合一: 既要有远大的理想(知),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行),将理论与行动有机结合。 务实态度
三、应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学习、工作或人生规划:
学术领域: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职业发展:倡导从基层岗位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后再追求更高目标;
个人成长:鼓励设定明确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努力。
四、反义词对比
与“一步登天”“好高骛远”等浮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稳扎稳打”的务实哲学。
(综合来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