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 始于足下,二者合起来构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的开场语,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思想。
具体解析:
完整文句
原文为: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以此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核心思想
该句通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等比喻,强调事物发展从微小处起步的哲学观,倡导“无为而治”的处世态度。
历史典故
传说黄帝时期臣子於则发明麻鞋,终结了赤足行走的历史,其子孙以封地为姓,成为于氏家族的起源,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理念相呼应。
综上,正确答案为 始于足下,其内涵与历史典故共同体现了老子倡导的顺应自然、积小成大的哲学思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