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万顷”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意象
该成语通过“碧波”(指碧绿的水波)与“万顷”(约一百万亩)的结合,描绘出无边无际的广阔画面,常用于形容湖泊、海洋或草原的辽阔。
适用场景
可用于自然景观(如“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和部分人文景观(如“大飞机翱翔碧波万顷的湖面”)的描写。
二、相关说明
“万顷”的换算
一顷约等于15亩,因此“万顷”约为一百万亩,强调面积的庞大。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包括“绿波荡漾”“千里一碧”等,反义词则无固定对应词,但可通过“波涛汹涌”等词形成对比。
三、出处与演变
文学渊源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田颖的《玉山堂文集·浩然台诗序》:“北望可见长江一碧万顷,涵虚天涯。”原指长江的壮阔,后泛指任何大面积水域的辽远景象。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仍被广泛使用,且场景更加多样化,如描绘草原、湖泊或海洋的辽阔,甚至用于抽象的意境表达。
综上,“碧波万顷”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出自然与空间的宏大美感,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成语之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