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李商隐《锦瑟》中引用的典故,出自《华阳国志·蜀志》,原指蜀国开国君主杜宇(望帝)化为杜鹃鸟的传说,后李商隐以此典故表达对逝去青春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具体解析:
典故来源
望帝杜宇是古蜀国君主,因治理水患有功,禅位于臣子后隐居西山。传说他因感伤国事悲愤而死,灵魂化为杜鹃鸟,每至暮春啼血,蜀人因悲其声而得名“杜鹃啼血”。
在诗中的意义
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这一典故,表达对青春易逝、人生如梦的怅惘。例如:
- “庄生晓梦迷蝴蝶”对应“望帝春心托杜鹃”,均以典故表达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迷惘;
- “望帝春心托杜鹃”隐喻美好事物(如青春、理想)的消逝,杜鹃的啼血象征无尽的哀思。
艺术特色
该典故与“庄生梦蝶”并称《锦瑟》两大支柱,李商隐通过比兴手法,将听觉的杜鹃啼血转化为视觉的沧海珠泪、蓝田玉烟,营造出朦胧而幽远的意境。
综上,这一典故不仅是《锦瑟》的意象核心,也体现了李商隐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