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喝茶的雅称丰富多样,既有单字雅称,也有组合雅称,反映了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主要雅称的整理:
一、单字雅称
茗 东汉时期开始使用,与“茶”字基本通用,如晋郭璞注“晚采者为茗”。
槚
《尔雅》中指苦茶,是最早记载茶的文字之一。
蔎
蜀西南地区对茶的称呼,引自《茶经·七之事》。
二、双字雅称
甘露
刘宋《宋录》称茶为“甘露”,喻指茶如甘露般珍贵。
清友
以茶为清高友情的象征,见于唐代白居易等文人作品中。
水厄
指茶能解渴,唐代陆羽《茶经》首载此称。
三、三字雅称
不夜侯
源自晋代张华《博物志》,因茶提神醒脑功效得名。
涤烦子
唐代施肩吾以茶能消除烦闷著称,故称。
余甘氏
源自唐代李德裕《中朝故事》,因茶可消除酒后不适得名。
四、四字雅称
龙芽凤草
唐代后文人以茶喻指珍贵之物,如苏轼《品茗录》。
凤草龟芽
另一四字雅称,强调茶的稀有与高雅。
五、其他雅称
消毒臣: 唐代李德裕以茶能解酒毒得名。 清风使
忘忧君:与“涤烦子”并称,强调茶的解忧功效。
总结
茶的雅称从单字到四字,既有地域性称呼(如“茗”“槚”),也有功能性命名(如“不夜侯”“消毒臣”)。这些雅称共同体现了茶在文化中的多重价值,既有物质层面的提神醒脑,也有精神层面的清心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