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世说新语

59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至第五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士族阶层的道德典范和言行准则,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当时的道德观和人格魅力。以下是各则的详细解释:

第一则:陈仲举礼贤下士

原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陈蕃以言行树立士人典范,初任豫章太守即表达澄清天下的抱负。他听说徐孺子是当世名士,便抢先拜访,不顾官署事务。主簿建议他先处理公务,他以周武王礼贤不倦的故事回应,强调礼贤的重要性。

第二则:管宁割席分坐

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与华歆同园劳作时发现金片,管宁视若无物继续劳作,华歆却捡起丢弃。后有贵人来访,华歆中断读书,管宁因此割席分坐,表明华歆已失去君子风范。

第三则:陈蕃的为政理念

原文:陈蕃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陈蕃赴任即求见徐孺子,强调礼贤下士的品德。他以周武王尊崇商容为例,说明礼贤比处理政务更重要,体现其以德治国的理念。

第四则:周子居的谦逊态度

原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译文:周子居表达了对黄叔度(管宁好友)的思念,若久未见面便觉庸俗之心复生,彰显其品德的纯粹与对友情的珍视。

第五则:郭林宗的求贤若渴

原文: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译文:郭太(郭林宗)拜访袁奉高时车马不停,见到黄叔度则久留不别。他以江水喻黄叔度的品德,形容其如深水般澄澈,难以测量,体现其求贤若渴的胸怀。

总结

以上四则通过陈仲举、管宁、陈蕃、郭林宗等人物,展现了东汉末年士族阶层对品德、礼贤、忠诚的重视。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个人修养的标准,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道德风范的追求,成为后世评价士人风骨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