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是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述三国历史的主讲作品,共分为四部,每部12集,全52集。具体顺序如下:
第一部:《魏武挥鞭》(1-12集)
大江东去:
以曹操的崛起与江东基业为开端
真假曹操:
探讨曹操形象的复杂性
奸雄之谜:
分析曹操与袁绍的争霸策略
能臣之路:
讲述荀彧、郭嘉等谋臣的作用
何去何从:
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决策
一错再错:
曹操晚年的失误与结局
深谋远虑:
曹操的远见与战略布局
鬼使神差:
历史偶然性与人物命运
一决雌雄:
官渡之战的转折意义
胜败有凭:
赤壁之战前的准备与策略
海纳百川:
曹操统一后的治理措施
天下归心:
曹操建立东汉政权的努力
第二部:《群雄逐鹿》(13-24集)
青梅煮酒:
刘备、曹操的青梅之约
天生奇才:
诸葛亮与庞统的崛起
慧眼所见:
刘备三顾茅庐的细节
隆中对策:
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
江东基业:
孙权巩固江东势力的举措
必争之地:
荆州争夺的博弈
兵临城下:
东吴抗曹的战略
临危受命:
刘备集团的发展
力挽狂澜:
赤壁之战的详细过程
中流砥柱:
诸葛亮北伐的理想主义
赤壁疑云:
赤壁之战的后续影响
半途而废:
诸葛亮北伐的挫折
第三部:《三分归晋》(25-36集)
胜败有凭:
夷陵之战的惨痛教训
海纳百川:
东吴的二次开发与外交
天下归心:
蜀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一决雌雄:
关羽、张飞的结局
败走麦城:
关羽败退的细节
夷陵之战:
东吴对蜀汉的战略打击
31. 永安托孤:刘备临终嘱托
32. 非常君臣:诸葛亮与后主刘禅的关系
33. 难容水火:蜀汉内部矛盾的根源
34. 痛失臂膀:关羽之死的影响
35. 祸起萧墙:蜀汉内乱的开端
36. 以攻为守:诸葛亮应对内乱的战略
第四部:《历史插曲》(37-52集)
37. 乘虚而入:司马懿的崛起与战略
38. 蜜月阴谋:曹爽篡权的前奏
39. 白衣渡江:东吴灭亡的关键事件
40. 败走麦城:关羽的最终结局
41. 夷陵之战:东吴的衰落
42. 永安托孤:司马懿的权力巩固
43. 非常君臣:司马炎与晋武帝的关系
44. 难容水火: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
45. 痛失臂膀:晋武帝健康恶化
46. 风云际会:八王之乱与司马氏的崛起
47. 坐断东南:晋朝对南方的统一
48. 情海恨天:王羲之与王献之的书法传奇
49. 冷暖人生:历史人物的个人命运
50. 逆流而上:东晋的偏安与北伐
51. 殊途同归:三国归晋的历史趋势
52. 千古风流:总结三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补充说明
版本差异:部分资料提到“第一部12集”或“两部共4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