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孜孜不倦”的成语故事,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典故:大禹治水
背景:
远古时期黄河泛滥,百姓流离失所。禹受舜帝命,承担治水重任。
行动:
禹带领民众开凿龙门、疏通沟渠,历时13年将洪水引入大海,成功解决水患。
品质:
治水期间,禹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曾说“予思日孜孜,无敢逸豫”(意为“我每天勤勉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结果:
洪水退去后,土地恢复耕种,百姓安居乐业,禹因功被舜帝禅让为部落联盟首领。
二、相关典故补充
向朗的勤奋:
三国时期蜀国向朗,因包庇马谡被罢免后,仍三十年如一日钻研古籍,至八十岁仍校阅古籍、整理手稿,学问渊博。
其他出处:
《尚书·君陈》中皋陶评价禹“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记载鲁丕“性沈深好学,孳孳不倦”。
三、成语含义与价值
含义:形容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精神,常用于形容科研、工作或学习态度。
价值:通过大禹、向朗等历史人物的事迹,体现了古代先贤的奉献精神与求知若渴的品质,对后世激励深远。
以上故事均出自《史记》《尚书》等权威典籍,可作为理解成语内涵的典型范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