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形见绌是正确的成语,而相形见拙不是成语且含义有误。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成语的正误判断
相形见绌 - 释义:
指和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例如:
> 这种说教与《红楼梦》生动的形象相比,相形见绌。 -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 - 用法: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
相形见拙 - 释义:
非成语,指相比之下显得笨拙或拙劣。例如:
> 他的表现相形见拙,远逊于经验丰富的同事。 - 问题:该词未收录于权威词典,且“拙”字多与“笨拙”“勤能补拙”等词搭配,不用于此类比较结构。
二、两者的核心区别
| 维度 | 相形见绌 | 相形见拙 |
|------------|-----------------------------------|-----------------------------------|
| 含义 | 指比较后显不足 | 指比较后显笨拙/拙劣 |
| 结构 | 偏正式(如“相形见绌”)| 偏正式(但非成语)|
| 用法 | 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 | 多作谓语,仅用于人 |
三、常见误区说明
部分非权威资料可能将“拙”误用为“不足”的同义词,但“拙”本义为“笨拙”,与“不足”无直接关联。成语“相形见绌”经过长期使用,已固定为描述比较后显不足的专用表达。
综上,正确答案为 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