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阙”的造句,结合其不同含义可参考以下示例:
一、作为量词(诗词领域)
1. 他今日填了一阕新词,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2. 这首词共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3. 她擅长填词,每次作词都自称“填一阕”。
二、作为动词(古汉语)
1. 大禹治水时,曾因疏忽导致河川阙漏,后受罚堵塞;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三、其他含义
1. 古代城阙建筑:先秦·《论语》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虽未直接用“阙”字,但“阙”可引申为困境,如“穷途末路”;
2. 姓氏:如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关龙逢后裔以阙为姓。
(注:由于“一阕”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适用含义造句。)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