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写的歌”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记载和文学创作两个维度进行说明:
一、诸葛亮本人创作的诗作
《梁甫吟》 收录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是流传于民间的葬歌,以山名“梁甫”命名,暗指诸葛亮葬于泰山梁甫山。诗中“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等句广为传诵,政治色彩浓厚。
《悼周瑜诗》
《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所作,悼念东吴名将周瑜,表达对其英年早逝的哀悼与对蜀汉事业的遗憾。
二、后世文人仿作及以诸葛亮为题材的诗词
李白《蜀相》
被杜甫誉为“诗史”,通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等句,成为咏史怀古的经典之作。
杜甫《蜀相》
同样以诸葛亮为对象,进一步赞颂其功绩与人格,与李白作品并称“李杜诗篇”。
其他文人作品
- 王阳明《八阵风云布时雨》
- 岑参《遗庙空萧然》
- 白居易《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等,均以诸葛亮为题材创作。
三、现代创作作品
现代音乐中,以诸葛亮为题材的歌曲包括:
洪一平《蜀相》
任宇翔《赵云诸葛亮》
宋瑞/小夜夜《诸葛亮之运筹帷幄》
总结:
诸葛亮本人仅明确记载创作了《梁甫吟》和《悼周瑜诗》两首诗,其余作品多为后世文人仿作或以他为题材的再创作。音乐作品则多为现代创作者根据历史形象改编。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