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塞风光类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边塞诗的标志性意象。
高适《燕山月·边城何萧条》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通过“白日黄云昏”展现边塞苍凉氛围。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描绘戈壁风沙的磅礴气势。
二、征战与边塞生活类
卢汝弼《鸳鸯》
“双浮双浴傍苔矶,蓼浦兰皋绣帐帏。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
结合边塞生活与自然景观。
于濆《塞下曲》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反映边塞军人艰苦生活。
王效福《清平乐·沙漠公路》
“荒漠沙丘,鸟绝人烟稀。沙暴浮尘空中移,瀚海难存生极。”
现代边塞诗,展现军事工程与自然环境。
三、自然意象类
李白《发白马》
“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
以“大漠羽书飞”表现边塞通讯的紧迫感。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通过“平沙莽莽黄入天”展现边塞的辽阔。
现代诗人作品
- 王效福: 《清平乐·戈壁情》中“红柳似火茫无岸,胡杨剑指沧天”,将胡杨与沙漠结合。 - 舒婷
四、其他经典诗句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多首以沙漠为背景,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王维《终南山》:虽以终南山为主,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可借喻边塞生态。
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沙漠和戈壁的壮美与苍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融入了边塞文化与历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