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十五夜”明确指 中秋之夜,具体分析如下:
时间指代
“十五夜”在古代文学中常特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即中秋佳节。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资料中均有明确标注。
创作背景补充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在中秋与友人杜元颖(杜郎中)相聚时所作,诗题中的“寄”字表明此诗为怀人之作,可能伴随琴曲演唱,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中秋氛围。
诗意解析
- 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通过“地白”(月光如霜)和“冷露”等意象,描绘出中秋月夜的静谧与清冷。
- 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则由景及情,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隐喻秋思的普遍性与无定所。
综上,“十五夜”不仅指中秋之夜,还承载了诗人对友情的追思与对自然节律的感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