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与竹,乃八音”的下一句是 “曰平上,曰去入”,出自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整句意为:八音对应古代音乐的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需协调运用以获得和谐美感。
补充说明:
八音分类
八音指中国古代乐器按材质划分的八种类型,包括:
- 匏(如笙、竽):葫芦制乐器
- 土(如埙):陶土制乐器
- 革(如鼓):皮革制乐器
- 木(如柷、敔):木制乐器
- 石(如磬):石制乐器
- 金(如钟、镈):金属制乐器
- 丝(如琴、瑟):弦乐器
- 竹(如笛、箫):竹制乐器
四声调谐
四声需协调运用,古人认为“平上入去,宜调谐”,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需和谐搭配,才能产生悦耳的听觉效果。
文化背景
《三字经》通过“八音”与“四声”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音乐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