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师风“红线”的具体内容,综合教育部门及地方教育机构的规定,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原则:
一、政治与法律红线
政治立场:
严禁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传播错误价值观。
法律底线:
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侵犯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
二、权益与安全红线
人身安全:
禁止体罚、变相体罚或歧视学生,保障学生身心安全。
隐私保护:
严守学生及教师隐私,不泄露个人信息。
三、廉洁与诚信红线
廉洁从教:
严禁乱收费、乱补课、接受贿赂,维护教育公平。
诚信原则:
考试中禁止作弊、抄袭,评价学生时需公正客观。
四、管理与互动红线
规范管理:
不得体罚、排挤或歧视学生,正确行使管理职权。
健康关系:
禁止性骚扰、性侵或与学生发展不当关系。
五、其他重要红线
学术规范: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发布恶意言论。
商业行为:不得从事有偿补课、校外培训等谋取私利活动。
补充说明
不同地区或机构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具体条款,例如广州市教育局将“拒不服从工作安排”“擅离职守”等行为纳入红线。教师需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行为十项准则》为基本遵循,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上内容综合了教育部指导文件及地方实施细则,旨在构建全面、系统的师德师风规范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