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与母爱的古诗句、谚语,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古诗句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细腻笔触描绘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成为传诵千古的佳作。
韩愈《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母亲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以豆与豆萁的关系隐喻母子冲突,蕴含深刻哲理。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虽为思乡之作,但“春风又绿江南岸”隐喻母爱的永恒。
黄景仁《别老母》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以极端悲怆的笔触表达对衰老母亲的愧疚与无奈。
二、传统谚语
“养儿方知父母恩”
通过自身经历体悟父母养育之恩,流传甚广的民间智慧。
“儿行千里母担忧”
简短语句概括母爱的普遍性与深沉,成为情感表达的常用语。
“母爱如山,父爱如水”
对母爱与父爱的经典比喻,凸显母爱的包容与细腻。
“滴水穿石,绳锯木断”
用自然现象比喻母爱的坚韧与持久。
三、其他相关诗句
《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重复出现,强调母爱的伟大) 《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以孟母为例,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小雅·蓼莪》: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原句,表达对父母辛劳的哀思)
这些诗句和谚语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母爱的多样性与永恒性,既有具象的关怀描写,也有抽象的情感升华,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母爱的精神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