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望庐山瀑布》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意境营造: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以紫烟缭绕的香炉峰为背景,烘托出神秘而雄浑的氛围;“遥看瀑布挂前川”将瀑布比作白练,化动为静,凸显其悬垂的动态美感。
夸张手法:通过“三千尺”的夸张描写,展现山峰高耸与水流奔涌的磅礴气势,结尾“疑是银河落九天”以神话比喻强化视觉冲击。
二、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原文: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特色
色彩渲染:以“红泉”(阳光映照的瀑布)与“紫氛”(云气)的交织,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半紫氛”更显朦胧神秘。
动态描写:“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通过动词和意象展现瀑布的动态过程,如白练穿梭于山林间。
三、其他相关诗句
李白《蜀道难》: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以“砅崖转石万壑雷”描绘瀑布撞击岩石的震撼声势,展现其磅礴能量。
苏轼《百步洪》:
>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虽然描写百步洪,但通过比喻展现水流的迅疾与不可阻挡的气势。
四、总结
李白《望庐山瀑布》作为最经典的描写,凭借夸张、比喻和生动的意象,成为展现庐山瀑布气势的代名词。其他诗人如张九龄则从不同角度补充,共同构成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多维度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