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惜时"主题的古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篇
1.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明日歌》(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3.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其他相关作品
1. 《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唐·韦应物)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3. 《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补充说明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虽未直接言及时光流逝,但隐含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守岁》(宋·苏轼):"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以及时光易逝的哲思
以上作品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惜时的主题,既有对青春易逝的悲叹,也有对及时行乐的劝诫,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时间观念的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