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连续两句诗句,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游子吟》孟郊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译文:慈爱的母亲手中把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密密缝补,担心孩子迟迟归来。 注:此诗以质朴语言表达母爱的深沉与无私。
《劝孝歌》刘安
>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译文:十月怀胎的恩情深重,三世轮回也难以报答。 注:通过对比时间维度,凸显母爱的伟大与永恒。
《别老母》黄仲则
>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掀开帷幕为母亲送行,白发愁眉泪眼枯竭,风雪夜中柴门凄惨,此时有子女胜过无子。 注:以悲怆笔触表现母别子的痛苦,情感真挚。
《墨萱图》王冕
>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门盼望,远行游子路途艰辛。 注:元代文人以画抒情,此句通过画面语言传递母爱的温暖。
《105》王安石
>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译文:母亲在邗沟上思念儿子,留家等待至白邗阴。 注:以杜鹃啼血的意象,隐喻母爱的执着与思念。
《岁末到家》蒋士铨
>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译文:对儿子的爱没有尽头,回家时喜迎新岁。 注:表现游子归家时母爱的喜悦与欣慰。
《母别子》白居易
>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译文:母子分离时痛苦欲绝,白日失去光彩,哭声令人心碎。 注:以夸张手法表现分离的悲痛,情感冲击力强。
《慈乌夜啼》白居易
>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译文:慈鸟失去母亲后悲鸣,声音嘶哑充满哀伤。 注:以动物意象象征母爱的伟大与哀思。
补充说明
《劝孝歌》中“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等句虽未直接连续,但常与其他诗句结合使用;
《墨萱图》原为元代王冕的画作题诗,与《游子吟》分属不同时代,但均以母爱为主题。以上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母爱的多样性与永恒性,既有具象行为描写,也有抽象情感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