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表现性评价内容概要可从以下核心维度展开,结合不同评价场景和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一、思想政治素养
政治立场与师德 - 坚决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学习党的理论,自觉遵守《教师法》和职业道德规范。
-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人师表。
思想觉悟与团队协作
- 积极参与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 团结协作,服从安排,乐于助人,与同事相处融洽。
二、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
教学能力
- 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活跃度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 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研与科研
-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研究。
- 业务水平扎实,撰写的教学论文或案例获校级以上奖项。
三、工作态度与职业素养
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 工作勤勉,任劳任怨,勇于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不计较个人得失。
- 在支教、培训等特殊工作中表现突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
- 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专业素养,适应教育改革需求。
- 反思能力强,能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持续改进工作。
四、学生评价与家长反馈
学生满意度
- 学生普遍反映教师教学态度亲切,学习兴趣提升显著,课堂参与度高。
- 能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进行思想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认可度
- 家长对教师的工作表示满意,认为其能有效沟通家校关系,支持学校教育。
评价建议:
采用360度评价体系,结合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反馈及自我鉴定,确保评价全面客观。重点关注教学实绩与师德表现,量化指标可参考科研成果、学生成绩提升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