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碧波万顷”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意象 该成语通过“碧波”(指碧绿的水波)与“万顷”(约一百万亩)的结合,描绘出无边无际的广阔水域,常用于形容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观的辽阔与美丽。
扩展意境
除直接描写水面,该成语也可借喻胸怀宽广、境界高远,如“心如碧波万顷,浩渺无垠”。
二、出处与背景
文学典故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田颖的《玉山堂文集·浩然台诗序》:“北望可见长江一碧万顷,涵虚天涯。” 这一诗句以长江为对象,展现了其横跨天际的磅礴气势。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绿波荡漾、千里一碧、碧波荡漾(重复项,可替换) 反义词
波澜壮阔(侧重波涛汹涌)
四、造句示例
自然景观:
“站在海边,只见无边碧波万顷,海鸥翱翔其上,心旷神怡。”
哲理表达:
“他的胸怀如碧波万顷,能包容世间的纷扰与变迁。”
动态场景:
“狂风怒吼中,海浪翻滚成无边碧波万顷,气势惊天。”
五、相关文化背景
时空维度:
“万顷”作为面积单位,突出了空间的辽阔感,与“北望”等空间指向性词汇共同构建出宏大的视觉效果。
情感共鸣:
该意象常引发人们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如“微风吹来,会使人产生返璞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
综上,“无边碧波万顷”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蕴含着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哲学思考与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