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小要有远大的志向”这一主题,历史上有多位名人名言可供参考,以下是综合整理:
一、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原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强调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二、其他相关名言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亦提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意思是人应胸怀壮志,以先贤为榜样,摒弃杂念,才能让志向清晰可见。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表达在困境中更应坚守高远志向的信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诗句,比喻年老者仍有雄心壮志。
“少年易学老难成”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强调年轻时勤奋的重要性,隐含志向需尽早树立的寓意。
三、名言出处与背景补充
朱熹: 南宋哲学家强调“立志没有所谓过迟”,认为“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王阳明
吕坤:清代思想家主张“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强调精神富足的重要性。
四、适用场景与启示
这些名言既适用于个人成长激励,也可用于教育引导。对于青少年而言,树立远大志向是培养责任感和奋斗精神的基础;对于成年人,则需在实践中不断校准方向,保持内心澄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出处或背景,可查阅《诫子书》《滕王阁序》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