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外貌与性格描写及主要事件如下:
一、外貌特征
传统形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这一形象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的典型范式。
气质与仪态
他常以“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形容,手持羽扇时尽显从容与睿智,坐车时仍保持镇定。
二、性格特点
足智多谋
- 草船借箭: 利用雾气制造假象,三天内完成十万支箭的壮举。 - 空城计
- 七擒孟获:七次擒获南蛮首领孟获,最终使其心悦诚服,体现其卓越的军事策略与心理战术。
忠诚与担当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为兴复汉室六次北伐,直至病逝五丈原,始终坚守信念。
- 《出师表》中表达对后主刘禅的忠诚与期望,成为千古名篇。
谦逊与睿智
- 尽管成就斐然,仍保持“躬耕于野”的隐士风范,对待下属宽厚有礼。
- 以“知人善任”著称,能根据下属特点制定战略,如任用姜维对抗司马懿。
三、主要事件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三顾茅庐后,成为刘备核心谋士,参与制定《隆中对》战略,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赤壁之战与火烧新野
联合东吴火烧赤壁,奠定三国格局;后率军攻占新野,进一步巩固蜀汉势力。
南征平定南中
通过七擒七纵策略,平定南中地区,推动汉族文化与技术传播至缅甸。
北伐与五丈原
五次北伐试图统一中原,最终因积劳成疾于五丈原逝世,享年54岁。
四、历史与文学影响
历史原型: 以陈寿《进(诸葛亮集)表》为基础,结合民间传说形成文学形象。 文化象征
以上内容综合自《三国演义》记载、历史文献及后世评价,展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的多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