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形容“花美,人更美”的诗句,常通过花与人的相互映衬,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感。以下是经典例句的整理:
一、以花喻人,突出美人如花
李白《清平调·其一》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译文:云彩想比作衣裳,花儿想比作容颜,春风中露水更显容光焕发。 以云、花喻美人,展现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王昌龄《西宫秋怨》
> 荷花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译文:荷花的美景都比不上美人的妆容,宫殿中传来珠翠的清香。 通过对比,凸显美人妆容的绝妙。
曹植《美女篇》
>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译文:柔软的枝条随风摇曳,洁白的手腕佩戴金环,展现美人优雅姿态。 以动写静,刻画美人细腻的仪态。
二、以人衬花,反衬自然之美
杜甫《暮春》
>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译文:岸边芦苇新开白花,山间梨树晚染红叶,野草池塘柳色深,荷花初绽映日红。 通过暮春景致,烘托美人如花般娇艳的容颜。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莲叶无边无际与天相接,荷花在阳光照耀下分外艳丽。 以宏大场景反衬美人如荷花般清纯脱俗。
三、直接赞颂人美胜于花
李白《清平调·其二》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就是在月下瑶池相逢。 用神话意象表达对美人容貌的极致赞美。
王昌龄《采莲曲》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译文:荷叶与罗裙同色,荷花与美人相映,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感。 通过色彩呼应,隐喻美人如花般融入自然。
四、其他经典诗句
曹植《洛神赋》(虽为赋体,但含诗):
>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齿蛾眉,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约。 以细腻笔触描绘美人容貌与气质,被誉为“洛神赋体”的巅峰。
以上诗句通过不同手法,将花与人的美融合,既有具象比喻,也有意境营造,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美学中“花美人”意象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