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父母的宋词,虽然直接以"孝"为题的作品较少,但许多词人通过描绘家庭情感、劝诫子女等题材,间接表达了孝道精神。以下是相关作品及赏析:
一、直接表达孝道的宋词
《劝孝》赵与泌(宋代) - 原文: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这子欲报德,吴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 赏析:以蓼莪草喻父母恩情,强调子女应铭记养育之恩,顺承赡养是孝道核心。
《别老母》黄仲则(清代,属宋词范畴) -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赏析:通过临别场景描写,悲怆中流露出对母亲衰老的无奈与愧疚,凸显子女对父母的依恋与孝心。
二、通过劝诫表达孝道
《游子吟》孟郊(唐代,传诵宋时) -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赏析:以寸草难报春晖比喻子女对父母恩情的感激与愧疚,成为孝道教育的经典名篇。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孟浩然(唐代,宋代传诵) - 原文: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 赏析:通过回忆童年承欢场景,劝勉游子勿忘孝道,以"泛舟江上别"的洒脱反衬对亲情的珍视。
三、其他相关词作
《岁暮到家》蒋士铨:描绘游子归家见母的温馨场景,体现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别老母》黄仲则:与《游子吟》呼应,从子女角度表达对衰老父母的无奈与孝心。
总结
宋词中虽无大量直接以"孝"为题的作品,但通过亲情描写、人生劝诫等手法,潜移默化传递孝道理念。上述作品因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成为中华文化中孝道精神的经典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