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是一个历史事实,而非寓言故事。它来源于北宋时期宋太宗赵光义的故事。据《宋史·太宗纪》记载,在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河南开封)遭遇了极其寒冷的气候条件,房檐下的冰柱长达一尺多,整个城市仿佛被冰雪覆盖。当时身为皇帝的宋太宗赵光义身处皇宫之中,即便穿着厚重的龙袍、烤着炭火,仍然感到寒意逼人。他联想到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生活困苦的家庭,在这样的寒冬里必定更加难以忍受,于是决定采取行动。宋太宗命令下属向京城内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发放金钱、粮食及木炭等物资,以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这一举措赢得了民众广泛的好评和支持,成为后世传颂的一段佳话。
此外,这个成语也与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大雪送炭与芥隐》诗有关,诗中有“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的句子,进一步证实了这个成语的历史渊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