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修身出自?

59

修身这一概念出自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大学》的核心思想是阐述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其中修身是基础,是成为品德高尚之人的首要步骤。

在《大学》中,修身被置于“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首,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列,凸显了其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文中明确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此外,《大学》还提出了修身的详细步骤:“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一过程从内心出发,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最终达到修身的目的。

除了《大学》,修身这一概念在其他儒家经典中也有提及,如《论语》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孟子》中的相关论述。同时,在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中,修身也有其独特的表述和应用。

综上所述,修身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处可追溯至《大学》,并在后世儒家经典中得到广泛阐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