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扣不鸣述而不作”可以理解为 阐述而不创作。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中,“述”是阐述、叙述的意思,“作”是创作、原创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阐述和传播古代的优秀文化,而不进行新的创作或改变。这反映了孔子主张“维新”而反对“革命”的一贯原则,表达了他只传达古人的智慧心得,而不加入自己的思想。
具体来说,孔子认为,后人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去阐述和传播前人的学说,而不是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和创作。这种态度强调对经典的尊重和传承,而不是随意改动或创新。孔子的这种思想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遵循,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阐释学命题。
因此,“不扣不鸣述而不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而不是创新或改变。这种思想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也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和学术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